在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,“加強人口規模調控”被列為重點任務。其中,在引進政策上,將繼續收緊年齡限制,以加強人口調控規模。目前一些已經參加工作幾年的人考研的目的並不純,只是想以研究生身份獲取進京指標。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說,“我們不歡迎為了進京而考研的人。”(1月17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
說實話,“我們不歡迎為了進京而考研的人”很刺耳,外地人聽了恐怕高興不起來。更多的人想衝進北京的生活圈子,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,北京的城市建設規模、交通狀態、水資源等與人口現狀形成的巨大矛盾和不協調,包括外地人在內,都會身同感受。如果再不加強人口控制,北京將可能陷入一個更加難以動彈的人都、霧都、垃圾之都。多理解北京控制人口增長的苦衷,支持北京控制人口增長的對策,也是為北京解圍和分憂。
記得工程院院士鄒德慈曾說過這樣的話,“北京以前不斷地攤大餅,越攤越大。現在六環已經開始修了,但我不希望看到再修七環、八環、九環。”北京的城市建設年年增,北京的城市建設做得大,又總是不能適應人口膨脹的趨勢,反而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卻越來越多。為此,曾有專家建議,北京要發展“副中心”城市,最大半徑可以延伸至河北省及天津市的部分地區,以衝破重重包圍。
然而,中國人喜歡湊熱鬧,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擠,似乎金子不是藏在地下而是人堆里。這對北京的規劃、管理、發展乃至人居、工作,都十分不便和不利。控制人口規模,給北京鬆綁,為往北京城裡擠的人設限,無疑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辦法。而不顧北京城市的壓力,對北京控制人口規模的做法感冒,認為北京是我們的首都,應當共享繁榮,是一種毫無大局觀念,盲目追風的狹隘思維。
理解北京控制人口規模的苦衷,既是讓北京有自己管理、發展、主張的權利,不對依法出台的政策、制度說三道四,也要從北京的實際出發,從北京的現狀和未來出發,替北京考慮和著想,使其在擺脫各種矛盾和困境的路上少一些障礙,包容他們管理城市的新措施、新規定。換一句話說,一個穩定的北京,對全國人民的幸福只會有好處,而不會有什麼弊端。
文/卞廣春 (原標題:多理解北京控制人口規模的苦衷)
- Apr 06 Sun 2014 04:26
多理解北京控制人口規模的苦衷